深入解读《国家翻译服务规范》:解答“翻译公司哪个好”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翻译服务规范》,并在次年正式实施。时至今日,其中的相关质量标准与服务规范细则依然对行业经营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就其中的笔译部分进行解读,并指引读者寻找到好的翻译公司。
为了在力求客观的情况下,协调翻译供应方与客户之间的共同利益,并消除可能的分歧,以中央编译局、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中国标准化协会为首的相关单位共同制定了本《翻译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同时,该规范明确指出,对自由翻译者的要求没有编入标准。因此,本文的讨论对象也排除了自由职业者。
该规范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 翻译服务方条件资质;
●2. 翻译业务接洽;
●3. 资料追溯性要求;
●4. 翻译业务管理。具体包含原文资料处理、人员安排与译前准备、翻译过程指引、审校、编辑、校对、检验、印刷等;
●5. 翻译质量保证;
●6. 资料存档要求;
●7. 售后服务、保密、一致性声明等;
第一,关于翻译服务方的条件,《规范》明确提出了以下4点要求:
●对原文和译文的驾驭能力以及完成顾客委托所必需的人力资源;
●对译文中所涉及到的专业语言的翻译经验;
●技术装备和办公设备;
●履行合同的能力。
对于以上要求内容,通俗的解释即为:翻译方必须是合法的市场主体,拥有具备相关翻译经验的员工,以及相关硬件设备(电脑、打印机、传真设备、联络电话等),且具备足够的生产能力。
从消费者选择供应商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对翻译供应企业进行实地考察,窥探其合法经营规模的同时,从侧面了解其资金筹措、人员素质、管理水平、交货能力以及信息化能力等履约实力,从而确立良好的服务条件基础。
第二,关于翻译业务接洽,《规范》指出了接洽场所与接洽人员的相关要求,并对接洽主导方(即翻译公司)在业务洽谈过程中提出了相关程序要求,即:翻译公司应根据相关翻译订单需求,制定详细的业务记录单,并交由消费者签字确认。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记录单内容侧重也有区别,其主要包括:
●客户名称、联系方式;
●翻译内容、语种、译制时限、文件形式;
●翻译计字方法(包含特殊内容如图表的计算)、收费价格;
●译件规格以及质量要求;
●专业特殊术语;
●约定的付款方式;
●约定的违约和免责条款;
●其他。
可以看出,上述业务记录单是对具体翻译服务的描述性与约束性文件。实际翻译工作中,翻译供应商一般在初步商讨之后,将上述信息以书面订单的方式和客户确认。显然,后者并未违反《规范》中条款,也更加具有实践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规范》还对翻译顾客的相关附加服务如专业术语、图形设计、图纸处理、格式加工、版样印刷进行了简单约定,也就此类附加服务向消费者提出了参考意见协助义务请求。同时,对计字方法也进行了清楚规定。
第三,关于资料的可追溯性,《规范》要求每份资料都应赋予唯一的可追溯性标识,以反映加工过程的历史(GB/T 9000—2000 3.5.4)。可选的追溯性标识有:
●顺序编号;
●批次;
●日期;
●数量(页数,规格);
●语种;
●顾客代码。
因此,顾客在与翻译公司接洽过程中,可适当注意对方提供的相关文件,如无一定的命名逻辑或路径规则,则说明该司对于追溯性规范执行不甚到位。
第四,关于翻译业务管理以及质量保证,《规范》分别对原文整理、人员安排、人员资质、译前准备、译文完整性与准确性、特殊词汇翻译指导、审校、后期编辑、打印校对、最终检验、印刷质量等方面提出了细致的要求。
在此,一系列的翻译服务相关核心问题得到了明确的解答,如:
●客户的原文是否完整,并表述清晰?如有问题,该怎么办?
●是否安排专人专项翻译?
●正式翻译工作前,需要哪些准备?
●译文的准确性如何保证,原文中的脚注、附件、报表、图标等是否翻译,如何体现在译文中?
●特殊符号、名称、头衔、通讯地址、日期、新词汇如何翻译?
●审校过程如何进行?
●审核工作有哪些?次数有多少?
●译后编辑有何原则?
●审核编辑之后有什么工作?
●印刷质量有何规范?
●译件有多久的质量保证其?
●译件容错率几何?
●期间出现错误如何补救处理?
第五,关于资料存档与售后相关,《规范》也做出了存档对象、时间、方式等细致要求。对于售后的顾客反馈、质量跟踪、保密以及一致性声明,也都出具了明确条款。
由此可见,消费者挑选翻译公司时,应在洽谈之际,详细考察其业务流程,以及各环节质量管理。同理,那些在译前、译中、译后等阶段均能严格执行《规范》的翻译企业,往往能以苛刻的质量追求、严谨的操作标准、科学的流程管理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与长期支持。